发布时间:2025-10-17 11:29:56    次浏览
“寰行中国®”2016别克?中国文化之旅第三程【第一站:林芝】,我们走进珞巴村落,寻踪古老神秘的民族文化。 在古老的珞巴族村落,有一位年过半百的非遗民族服饰传承人达瓦,坚持用一针一线,穿起千年前的珞巴服饰文明。 跟着昂科威,我们再启程~~ 跋山涉水乃是SUV必不可少的用途。跋山肯定是经常的事,至于涉水,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尝试。这一次,雨季的西藏,雨水充沛的高原,正好可以测试昂科拉昂科威的涉水能力。 昂科拉无论是高原的盘山,还是涉水,高性能易操控表现出的效果极佳,整个路段都毫无压力。 穿越“恶劣”的路段,继续下一站:【南伊乡】。 走进珞巴村落丨寻踪古老神秘的民族文化珞巴族是中国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以文化独特著称,整个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靠着口耳相传来传承民族文化,在米林的南伊乡才召村就聚集着珞巴族的传统村落。 宁静的村落,午后特别祥和 这是关于他们民族的图腾 阳光正好 似乎在窥视着些有趣的东西 传统村落的小动物大动物也非常多 好奇的小宝宝和微笑妇人 在别克文化大讲坛之前,本地非遗珞巴服饰传承人达瓦带领寰行中国团队参观珞巴族博物馆,为我们讲解珞巴族的古老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珞巴族信仰日月,以太阳为父,月亮为母 男子羊毛套头坎肩,藏式氆氇长袍,腰挂弓箭、长刀,或系贝壳腰带。 女子对襟无领窄袖,过膝紧身筒裙,喜戴项珠,项珠多寡,以示家庭财富。 珞巴族遵循父系氏族制,以狩猎彰显珞巴族男人的勇敢和智慧。他们三五结队,深入步步惊险的深山林海,以古老的射箭技法狩猎攻击性极强的熊、豹等动物,取其皮缝制衣物,食其肉解饱充饥。 珞巴族的女人则以纺织为主。在现场,我们有幸目睹了珞巴女人纺织的过程。珞巴女人技法娴熟,借助木质的棒、梭子等牵引,经、纬线按古老的规律,相互交织,织物表面形成独特的纹路和花纹,用这些织物做成的工艺品带有珞巴族的温度和厚重,区别于现代机器的批量产物。 【别克文化大讲堂】本次的别克文化大讲堂,延续当地学者讲述当地文化的方式,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特聘国家级非遗项目珞巴服饰的传承人——达瓦,继续为我们介绍珞巴族的文化传承。 随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改变,越来越少的人使用珞巴语,古老的珞巴文化也面临着失传。但以达瓦为代表的老一辈的珞巴人倾注着自己的心血,专注于珞巴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他说:“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我的子孙后代,不仅会说普通话,也会讲珞巴语;既能选择穿着现代服饰,也保留着自己的民族服饰。” 这里有爱笑会说话的小眼睛 当非遗项目珞巴民歌调子继承人——近耄耋之年的老奶奶唱起古老的歌谣,我再次见证千年前的珞巴文化的璀璨,老一辈的坚守和更多的人对于珞巴文化的关注,一定会让这古老的珞巴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我们会,再见吗?离开珞巴村落,我们的征途继续,出发。 骏马奔跑在草原上,远远的风,吹来牧人的歌唱,是我们魂牵梦萦的草原吗? 有时候,在高原迎着风疾驰,和在平地上奔跑的感觉是一样的,让人血脉喷张,只是增添了自然的韵味。 有时候,只需要远离喧嚣,抛开所有的心情,追逐那被风卷起的清新,专注片刻之间的放空,让心灵回归空白。 柔和的阳光,温暖了雪峰 每个人,都越来越靠近,心中向往着的珠峰。 继续启程,下一站【开往每个人心中的神圣之地,日光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