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22 10:32:12    次浏览
■柳絮据《新快报》报道,广州新一轮公共自行车投放计划已经开始,包括大学城、金沙洲、沿江路等试点将新投入一大批公共自行车。其中大学城将新投放6990辆自行车,新建162个自行车借还点。作为广州市公共自行车提升推广项目的首批先行先试区域,广州大学城公共自行车租借系统将得到很大的提升。一直以来,广州的公共自行车推广不够给力,支付不便、布点太少、车辆破损、还车不便等几大问题屡遭市民诟病,如果能借这次投放机会有所改进,自然善莫大焉。那么相应问题也就来了:新一轮的公共自行车投放计划能否真正改善现状呢?计划是如何出炉的?未来运营如何保障?笔者留意到新闻报道中提到这样一个细节:此前经营大学城公共自行车的一卡通公司,在多方协调下已退出了市场竞争,新一轮投放由广州市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牵头。“多方协调下退出市场竞争”的表述颇堪玩味,看上去,公共自行车投放一事,并不是充分的市场竞争的结果,而很可能有行政力量牵涉其中。网上资料显示,广州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隶属于广州市交通站场建设管理中心。据了解,目前广州市的公共自行车运营只有两家公司在做:广州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及广州锐途自行车租赁有限公司,这样的局面,是否算得上充分的市场竞争?这究竟是因为公共自行车运营本身无利可图,还是因为政策原因导致的市场准入门槛过高?既然要大力推广绿色出行,就不能只是投入了钱就不闻不问。据了解,本次大学城公共自行车的建设、投放共斥资6100万元。这是一笔不小的财政投入,对于负责运营的公司来说,应该是个美差。那么,这笔资金数额是怎么估算出来的?它未来的使用绩效又该如何考核?这些是否都有明确的方案?其实,广州公共自行车发展这么多年来一直不尽如人意,没能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举足轻重的绿色出行工具,是该好好反省才是。譬如天河区BRT沿线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点大多生意惨淡,租车需持身份证、羊城通及300元押金到公司网点开通租赁功能,对于外地游客颇为不便,而且押金不能当天返还,租借相对麻烦。此外,自行车站台等广告收入去向,也一直备受关注。而如今借着广州新一轮公共自行车投放的契机,理应总结反思一下:如何以更充分的市场竞争促进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完善?如何评估财政资金在公共自行车系统中的使用绩效?